2024-05-03 00:30:01   新闻资讯

女排《夺冠》单日破1亿,这些话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Date-2024-05-03 00:30:01
新闻资讯
女排《夺冠》单日破1亿,这些话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文 | 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副主编

经历过改名、撤档、提档等重重考验,《夺冠》(原名《中国女排》)终于上映了。 这是一部把结局写在片名的电影,同时又充满了争议。有人会觉得不过是一部满满鸡汤、强行煽情的主旋律电影,有人觉得电影还没有女排纪录片精彩。
说实话,对于看过《星耀征途 中国女排里约夺冠记》的我来说,纪录片确实更加惊心动魄,即使知道结果,看比赛片段时仍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拉至文末即可获取该纪录片的观看方式)

尽管如此,当我看完电影《夺冠》时,还是被感动到了。从纪录片中,我只能看见赛场和幕后,而从电影中,我看到的是中国女排三十余年浮沉下的世界以及女排姑娘们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只是一部主旋律电影,更像是一部让我们审视自己的时代意义电影。

真正意义上的“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这几个字我们已经在各大媒体上看到过无数遍了,但我猜很多年轻人尤其是05后的孩子,对“女排精神”其实是不太了解的。

究竟什么是“女排精神”,是求胜吗?是夺冠吗?

在电影一开始,大荧屏上就打出了一行大字: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20世界80年代,我国步入改革开放时期,经济落后,百废待兴。“走出去”,在国际上得到认可,是那时最迫切的愿望。

这也是女排主教练袁伟民的愿望。他想中国女排能在这种紧要关头,站在领奖台的最高点,体育馆内放着国歌,向全世界的人证明:“中国人,行的!”
他对球员的训练苛刻到了极致。“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下意识怎么来?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

所以他往死里练球员们的接球、发球,即使练到护膝上还渗着血,照样要站起来把球接好;不能偷懒,不能喊苦喊累。

为了适应对手的强劲,直接让球员在大年三十跟当时最有实力的江苏男排打比赛。比赛状态不好,配合得稍微差点,年三十也得练到能接30个好球才能吃年夜饭。

对郎平,要求也非常高。18岁进国家队,从负重30公斤到100公斤,教练依旧不让她上场练球,而让她练接球到达1万次才能参与训练。
即便知道了美国队已经将计算机运用到日常训练中,对球员的身体强度和习惯打法进行精准分析,达到知己知彼的效果。

但经济和技术的受限,只能让袁伟民采取更为高强度且严苛的训练方法:升高拦网15cm,训练摸高,增加接发球训练次数,没日没夜的垫球训练。用异于常人的努力和拼命,打破机械的算法。

老一代女排人肩负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前途,还有作为中国人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所以在1981年第三届日本女排世界杯的决赛中,她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对冠军的信念感,打败了以耐力和坚韧著称的日本队,在女排世界杯上首次夺冠。

获胜当天,举国上下,大街小巷,聚满了人当街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万众期待的冠军,不仅仅让中国女排在国际排球赛中的地位迅速崛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也是让中国在国际上找回了自己的话语权。

而中国女排此后开启的“五连冠”辉煌篇章,更是让国人的底气和自信心越来越足。

这就是第一代女排人奠定下的精神根基。

所以我觉得,求胜或者是夺冠都不足以代表女排精神,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才是。
“拿了冠军又怎样?”

好景不长,巅峰期过后,中国女排开始走下坡路。

老女排退役,新球员训练水平出不来等原因,导致中国女排在各大赛事的实力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从1986年夺得五连冠之后年到2003年之前,长达17年,中国女排一蹶不振。

给中国女排带来短暂转机的是第一代女排曾经的陪打教练——陈忠和,带领中国女排重回巅峰,拿下2003年的世界杯冠军和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冠军。

电影镜头下的陈忠和,是球队的“气氛担当”和“搞笑担当”,既给枯燥的训练中带来了不少欢乐,也见证着每一位女排姑娘的成长和进步。

从安心做陪打教练到当上主教练,或许源于郎平曾经对他说的一句话:

“我们不可能打一辈子球,你就没想过当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吗?”

后来两位多年挚友终究还是难逃宿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遇见了,成为彼此的对手,陈忠和担任主教练的中国女排对阵郎平担任主教练的美国女排。

两队球员实力势均力敌,两队的主教练知己知彼,双方比分胶着,难分胜负,主教练之间也一直揣测着对方的战术。

但很遗憾的是,中国队最终还是输了。这次失败不仅让郎平背负了“卖国贼”的骂名,似乎也让大众泄了气,不少人觉得“女排精神”已成为昨日黄花。

甚至有人觉得“拿了冠军又怎样?”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趋强大的时代,民族自尊和自信似乎已经不需要靠体育冠军来维系。

“我们还需要“女排精神”吗?”既是影片中陈忠和的疑问,也是大众对“女排精神”存在价值的质疑。

“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之后的几年,中国女排一直走不出灰霾,爆发点是2012年伦敦奥运八进四对阵日本的比赛中,中国女排在不应该失误的地方丢了球,直接导致了比赛失败,无缘四强。

而此时,郎平已经辞任美国队主教练,在现场担任解说嘉宾。电影中没有提到的是,郎平在比赛后半段非常紧张,赛后接受采访时,一度哽咽,背对镜头。

电影中,有一处画面很巧妙生动。辞任后的郎平过上了居家生活,在她逛超市的情景中,穿插着08年奥运会后国人指责她的画面,以及家人认为“女排比赛不过是一场游戏”的画面。

她的隐忍和欲言又止,她接受采访时的哽咽,又恰恰说明了中国女排在她心中的那份重量。后来,她终于决定在女排最艰难的时刻,回国参与中国女排主教练竞选。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陈忠和曾经就说郎平“脖子以下没一块骨头是好的”,她自己也说,女儿小的时候朝自己跑来,她都不敢抱女儿,因为怕自己抱不起来。曾经的“铁榔头”,却早早地成了需要特殊照顾的“残疾人”。

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她上任后还得面对重重困难和考验。

面对陈旧的训练机制,郎平在竞选主教练时就说明了改革是中国女排唯一的出路。随后,即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 第一,她提出大国家队模式,从全国各个队选拔球员作为备选,从原来的30位增加到100位,新老球员一起训练,并从中选择最好的参加比赛。

第二,打破常规,重视科学技术,全球聘请有经验又专业的教练,打造一支复合型的教练团,参与到女排训练中;

第三,不固定主力与替补阵容,只设首发和非首发,实现轮换阵容,针对对手做不同的阵容设计,避免被对手摸透技术布局。而且在一个位置上会准备多个人选,她对队员说“万一需要你上,你就得顶得上去。”

而在球员实际的训练中,则开始严抓每位队员的各项能力,不仅要严密防守,还要全面攻击,提高攻击能力要从发球开始,到拦网,到防守,到扣球,每一个环节都要扎扎实实地训练。

在纪录片《星耀征途》中,我还了解到郎导特别“变态”的一点:不仅仅要借助计算机对比赛对手进行详细的分析,做极为详尽的战术布局。她还要求队员们一遍遍地看比赛录像,摸透对手的“套路”。(*拉至文末即可获取该纪录片的观看方式)
而且不能光看、记在纸上,而是要记在脑子里。所以每天她就像抽背、检查小学生课文背诵情况的老师一样,每天都都会问她们:来,你来说一下,这一轮次,谁站哪?第一轮怎么站?主要线路是什么线路?等等这些全部都要报出来。 相比这些专业技能上的训练,郎平跟其他主教练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她更关注“人”本身。

“我希望我的队员不只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还是优秀的人。”

她更关注队员们为什么打排球,是否真正爱排球。所以她在训练场上,一遍又一遍地拷问朱婷:“你为什么打球?”
她不希望任何一名球员成为郎平,而是想要她们都能从排球中找到自我的价值,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训练之外,她不希望队员有太多的束缚,让她们解放天性,享受到这个年纪该有的纯真与快乐。

“今天的训练就到这,谈恋爱去吧!”

放下一切,轻装上阵

尽管已经做到这种地步,女排变革之路依旧非常艰辛。一天没能重回巅峰,外界的质疑就不会停止。

“咱们这场打得这么难堪,您有考虑过换个战术吗?”

外界的期待,成绩不佳的压力,队员的伤病,全部一下子压在了郎平的身上。

巨大的压力,一直延续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在小组赛中,中国女排状态不佳,接连失败。最后一场对东道主巴西,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中国女排最后一场比赛,甚至连教练都打算订第二天回国的机票了。

连郎平都拿不准了。但她突然想到之前一个外国记者的提问:

“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这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
第一代女排人打比赛,身上肩负的是国家的使命和民族的尊严,对冠军的渴望已经超过了排球本身。而现在我们国家的实力已经有目共睹,所以郎平更加希望这一代的女排人更能享受比赛。

“我有责任帮助你们好好享受体育本身,过去一代人的包袱已经有我们来背了,你们只需要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打球。”

“要么放下一切,轻装上阵;要么畏手畏脚,死路一条。”

抛开输赢,抛除杂念,在对阵巴西的时候女排们反而更能专注比赛,不被对手的节奏打乱了。最后稳定胜局,击败巴西。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创造的辉煌,相信很多人仍旧记忆犹新。铺天盖地的报道,举国同庆,那种存活在我们心中的“女排精神”再次被唤醒。
几代女排人,从流血不留泪的死命硬拼换来的夺冠,从五连冠辉煌期被捧高到低谷时被踩低,从完成蜕变一分一分把球咬回来站上夺冠擂台,到2019年夏天重回巅峰的十一连冠,女排精神牵动了几代人。

同时也很欣慰,这一代女排终于赢得世界冠军的同时也赢得了自己的小世界,不管“我灿烂的飞过,或孤独的跌落”,都可以在“角落天空海阔”,成为你们自己。

资源领取 | 关注公主号“少年商学院”,并在威信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我们会把文中提到的纪录片《星耀征途 中国女排里约夺冠记》观看方式发送给您。

相关资讯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