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影评:中国女排,承载了几代人的情怀与记忆(涉及剧透):
文丨尘散先生@bigfun社区
原文地址:《夺冠》影评:中国女排,承载了几代人的情怀与记忆(涉及剧透) - bigfun
本该于今年春节上映的,由中宣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拍摄,陈可辛导演执导的剧情运动片《夺冠》于9月25日正式上映。国庆假期的第一天,我早早起床奔赴电影院,看完了这部让我期盼已久的作品。
由于春节档的夭折,多部大片都集中在了国庆档上映,对于有选择困难者的人来说,这么多大片摆在面前,到底该看哪部好呢?本期影评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夺冠》这部电影是否值得一看:
前排提示,以下内容会涉及部分剧透!剧情简介:《夺冠》作为一部剧情运动片,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和陈忠和教练为主视角展开,两个多小时的剧情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三场比赛三个故事:
- 第一场比赛:1981年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阵日本队
讲述了老一代的中国女排,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国赢得了第一个三大球世界冠军的故事。
- 第二场比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对阵美国队
讲述老一代女排的主将郎平远走美国执教,与成为主教练陈忠和在北京奥运会交手的故事。
- 2016年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对阵巴西队
讲述了郎平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带领新一代女排重回巅峰的故事。
演员阵容:《夺冠》的演员阵容非常豪华,主演是巩俐、黄渤、吴刚这样的实力派演员,还请来了朱婷、惠若琪、张常宁等中国女子排球队的队员们倾情出演。
巩俐所饰演的中年郎平可谓是气场十足,逆境时的沉着冷静、改革时的坚定不移都表现得惟妙惟肖,将中国女排第一人“铁榔头”郎平的形象塑造的十分生动。《夺冠》对郎平的着墨极多,球员时期的刻苦训练、教练时期的心态变化都花了大量的镜头刻画。
黄渤所饰演的是中国女排的功勋教练陈忠和,由于一些原因在剧中被隐去了名字。如果说巩俐所饰演的郎平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个严母的话,那黄渤所饰演的陈忠和就是个慈父的形象。两人亦师亦友,一红一白的给新一代女排队员们传递着女排精神的真谛。
吴刚所饰演的是中国女排的另一位功勋教练袁伟民,与陈忠和不同,袁伟民教练在剧中是个标准的狼性教练,执教风格极其严格,练哭队员简直是家常便饭。但在训练结束后,教练与队员们的对话又体现出了他温情的一面,着墨虽然不多的,但形象刻画得还是非常立体的。
最让我惊喜的当属影片后半段新一代女排队员们的出场了,作为排球爱好者,看到这些选手们在影片中出现,这种亲切感真的非常棒。而且女排姑娘们的演技也比预想的要出色得多,影片后半段关于女排姑娘们的戏份也没有给人任何出戏的感觉。
观影感受:《夺冠》的第一段故事讲述的是1981年中国女排备战世界杯的故事,其中有几个细节深深的触动了我:
由李现客串出演的王干事,坐两天火车赶来告知吴刚所饰演的袁指导,美国已经将计算机技术投入到了女排项目中,一台计算机能抵得过1000个人脑,对手可以通过计算机将每个选手的打法习惯分析得清清楚楚。
袁指导起初十分震惊,紧接着问王干事“我们能弄来计算机吗?”
王干事表示:有是有,但一卡车都运不过来,而且会操作的人没几个。翻译过来就是:没有。并补了一句“未来体育靠的不是人,是科技”。
通过这一段的刻画,瞬间体现出了我国当时在技术条件方面是多么的落后。
技术条件落后无法弥补怎么办?
袁指导将球网升高了15cm,并要求陪打教练加大扣球的力度,逼着女排姑娘们用这种方式超越自己。看着女孩们的扣杀一次次的下网,手掌、手臂、大腿因陪打教练势大力沉的扣杀而乌青、破皮,心情顿时变得五味陈杂。为了这个冠军,她们真的牺牲了太多太多。
“我们这么干,计算机能计算出来吗?”袁教练问着王干事,但他看着眼前的一切早已和我们一样,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为了让女排的选手们能够与世界级的对手抗衡,袁教练还专门找来的江苏男排与姑娘们打模拟战,那天是大年三十。表现不够出色的女孩们在比赛结束后被教练罚接三十个球,体力不支的女孩跌倒在地,但教练的球却还是一个又一个的砸在她的身上。
训练结束后,女孩们回到食堂,推门进去发现教练早就把他们的父母请来一起过年。坚强的女孩们在看到父母的那一刻,内心压抑的情绪再也无法控制,一个个扑到父母怀里放声大哭,就连青年郎平也不例外。说到底,她们再坚强也只是些20多岁的女孩啊。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眼泪真的是不自觉的在眼眶里打转,不需要太多的煽情台词,恰到好处的剧情配上应景的BGM就够了。
《夺冠》前半段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不是青年郎平,而是彭昱畅所饰演的青年陪打教练陈忠和。
在刚加入女排被通知担任陪打教练的时候,他其实是十分抵触的。在与郎平的相处中,他逐渐被郎平的精神所感染。郎平告诉他,自己18岁被选进国家队,但教练却不给她跟训的资格,要求她先将深蹲蹲够100公斤才允许她碰球。为了打成这一目标,郎平没日没夜的在苦练,片中我们可以不止一次的看到场地里只剩郎平和陪打教练两个人。
到后来与江苏男排的模拟战,他被分到了男排队做接应。站在女排中都不算高的他,站在一个个190cm+的男排中则显得更加矮小,身上那件写着“女排”二字的衣服也让他十分的不自在。
但随着比赛的进行,看着女排姑娘们面对身体素质远超自己的男排选手,却毫不服输的样子,他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开始真正爱上了排球,不再是单纯的为了工作。一个鱼跃救球,让他得到了那些原本不把他当回事的男排选手们的肯定。这一场比赛不仅是对女排姑娘们的磨练,同样也是对他的历练。
彭昱畅这名年轻演员将陪打教练这个角色的成长拿捏得也很到位,在得知无法随队出征世界杯时的遗憾;在收到女排姑娘们你织袖子、我织领口拼凑出来的毛衣时,眼中的羞涩;在女排夺冠后,对着身边人说出“我也是打排球的!”时的骄傲都表现得非常到位,让人对这个角色印象深刻,许久难以忘却。
《夺冠》作为一部剧情运动片,在讲故事的同时还为我们呈现了三场精彩的比赛。通过慢镜头和多角度的特写,将选手们的表情、眼神、手势以及比赛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完美的呈现在了荧幕上,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在现场观看比赛的感觉。在比赛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不管穿插着现场观众席、教练席、电视前观众的表情变化和语言交流,给人一种强烈的紧张感。
在观影过程中,每当中国队扣杀得分的时候,我的身后都能听到一些观众的欢呼声;而失误时则会传来失落的叹息。《夺冠》的比赛都是取自真实比赛,对于关注女排的观众来说,其实电影中的三场比赛胜负是已知的。但在观影过程中,这种强烈的现场感还是会将我们不由自主的带入到比赛中去,将我们从一个看电影的观众,变成一个看比赛的球迷。尤其是第三场2016年里约奥运会比赛,由女排队员们本色出演,一时间让人分不清是电影片段还是真实的比赛录像,代入感更加强烈,这种观影体验真的非常棒。
这也是我非常推荐带长辈们去看《夺冠》的理由之一,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最多只能通过黑白电视来观看女排转播,许多甚至只能通过广播来收听。像《夺冠》这种堪比现场观赛的体验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比赛过程中观众席总是欢呼不断的原因吧。
《夺冠》全片一直都在为我们传递着正能量的精神,没有刻意的喊着口号,而是通过故事和比赛,潜移默化的让我们去感悟:
当时的中国体育条件非常落后,在别人用计算机分析打法、研究技战术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魔鬼训练来强迫自己超越极限。
教练和队员们每日苦练、研究着上届冠军日本队的打法风格,就连陪打教练都是作为日本主力江上由美来模拟的。
在那个年代,中国刚进入改革开放不久,不管是生活条件还是科学技术都十分落后,面对近邻日本的飞速发展,国人需要一种精神来振奋士气,而女排就是当时最大的希望。老一代的女排姑娘们才能够在一次次的魔鬼训练中一直坚持到最后,也正是这种为了民族荣誉拼尽全力的精神。
在这个故事中,加入了一段小插曲:
郎平与陈忠和在赛前见面,两人聊到第二天的比赛,陈忠和询问郎平:“你希望谁能赢?”
郎平说:“我希望中国赢,但我现在作为美国队的教练,我会尽全力帮助我的队伍赢下比赛。”,这里传递的是一种体育精神。
2008年郎平执教美国队在家门前3-2击败了自己的祖国,赛后郎平受到了大批球迷的谩骂,被扣上了“卖国贼”的骂名。电影中虽然没有读出这个词,但从观众的口型中,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三个字,导演并没有刻意回避或美化这一现象。郎平履行的只是一个职业教练应有的责任,这种富有责任感的教练,本该得到的是尊重。
《夺冠》的故事从1981年开始,到2016年结束。这35年间,我们不仅见证了女排的从崛起豪取五连冠、到跌入低谷一蹶不振,再到重回巅峰的传奇经历;也通过电影中时间线的推进,感受到了国家的飞速发展。
前面我们提到美国队在1981年就已经将计算机技术投入到了排球比赛中,当时的中国队是根本没有这个条件的,只能靠血汗苦练来克服先天劣势。
但时间来到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我们也拥有可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不再是一卡车都运不了巨型计算机。在巴西队顽强追分的时候,我们也终于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计算分析对手的打法习惯,迅速改变战术,我们终于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这种充满年代感的对比还体现在观众上,在1981年的时候,观赛是几百人看一台黑白小电视,远处的人只能靠前面的人口头讲述来了解比赛进程。
而到了2016年,几乎家家都有了彩色电视,不再需要几百人挤在一起,人人都能在自己家中看到女排姑娘们的英姿。女排精神鼓舞了一个时代的国人,成为了民族复兴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如果没有她们的鼓舞,或许就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高质量生活吧。
有人说《夺冠》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在传递爱国、体育精神的同时,导演也提出了更深层,更多元化的思考:
《夺冠》中讲述的是两代中国女排的故事,为什么打排球这个问题,对于老一代的女排姑娘们来说,大概是一种使命吧。因为那个年代中国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为了追上欧美国家,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燃烧”着自己,整个时代就突出一个“拼”字。在科技、饮食双双落后的情况下,那个时代的女排比身高弹跳不如美国巴西,比技术不如日本,能赢靠的就只有拼了命的训练。郎平“60岁的心脏,80岁的骨骼”也就是在当时拼出来的。
而到了新时代,随着国力的飞速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相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但女排的成绩却再也没有80年代那般强劲。当郎平问队员们“你们爱排球吗?”的时候,有人主动站出来表示自己不爱,并退队回去考大学。这是排球队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主动退队,因为这个时代不只有排球这一条路了。
郎平在不断挑选新人的同时,也开始思考起新时代女排需要怎样的思想,最终找到了答案“为自己打球”。新时代的球员们,她们有更多的路可以选择。只有那些能为了自己梦想而努力的人,才能成为中国女排复兴的希望。
以前的教练只会教育球员们“我们要拼,豁出命的拼,再不拼就没机会了”,而郎平作为“拼时代”最成功的球员,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执教生涯后,她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没有像以前的教练那样以铁腕手段,逼迫着选手们在泪水中成长,在训练结束后她会说出“去谈个恋爱吧”这种话,让队员们放松心情,教育她们去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你要爱排球,但你的生活不只有排球。
这是本片中提出的最尖锐的问题,郎平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我们太看重输赢了,只有等到内心足够强大了,赢才不是比赛的唯一价值”。
这一句话瞬间将电影与一般的主旋律电影划清了界限。1981年,面对发展速度远超我们的日本,国人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需要通过排球将日本击败,以此来治疗自卑的心理。而几十年过后,随着国家的复兴,潜藏内心的自卑感逐渐消除,许多人已经不再需要通过这些体育赛事来寻找民族自豪感,所以会有人说“排球不过是场游戏,输赢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种话。
总结:10分制的话,我会给《夺冠》打8分。三段故事虽然导致整部电影显得有些分裂,不够完整,但每一段都能带来出色的观影体验。主演阵容演技过硬,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也演得十分自然,没有一丝的违和感,就好像在看纪录片一样的真实。作为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燃”和“煽情”是两大必备因素,而《夺冠》选择了三场经典比赛,即使不看剧情只看比赛片段,从选手们一次次扣杀后的怒吼中,也能感受到竞技体育无与伦比的魅力;煽情方面,《夺冠》拿捏得也很到位,每一个泪点的铺垫都很自然,恰倒好处的剧情配上BGM,眼泪说来就来。对于每一个国人来说,中国女排都有她们独特的意义,如果要带父母长辈去看电影的话,《夺冠》绝对是个很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