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2 06:30:01   新闻资讯

体能检测是个什么鬼?为什么很多奥运冠军不达标?

Date-2024-01-12 06:30:01
新闻资讯
体能检测是个什么鬼?为什么很多奥运冠军不达标?:

这是某个项目体能测试的标准,每个项目的标准不一样。反正都蛮离谱的。

现在简单来说就是在运动员的专项比赛之外加了个长跑跳绳引体向上等身体素质的比赛。并且这个身体素质的比赛成绩优先级高于运动员本项目成绩。

比如击剑。

击剑在进行传统的十六强比赛之后,会进行体能测试,具体项目有3000米、坐位体前屈,双飞跳绳等。

然后以这个体能测试的成绩决定八强名单。

新闻上那两个世界冠军就是被体能测试筛下去的。

首先体能测试是有一个合格线的,你过了那个合格线才有分,我没记错好像是3000米12分钟左右及格。

然后你过了合格线还不算完,你得要拿体测前八名才能进八强。

对,是体测的前八名,不是专业项目的前八名。

进了前八名后,再比专业项目。(游泳规则和击剑类似)

每个项目的体能测试标准都不一样。

乒乓球和排球的标准相对简单一些,只要求合格不要求排名,所以全员幸存。其他项目就没那么幸运了。

这次出名的跳马比赛的规则是,体能测试得要每项目不得低于八分,综合成绩不得低于40分,低于40分的全部没有决赛资格。

那场引起轰动的全国赛的第3-7名就是因为没过体能测试,决赛被打包带走了,所以才会出现一个做最简单动作的全国第五。

因为决赛只有五个人参赛,本来应该有八人的。她横竖都是第五,不如节省点体力。

最后说一声,如果这个政策不改的话,

明年奥运会名额也是根据体能测试成绩进行选拔。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为什么之前没有这个体能测试?

因为那个时候领导聪明的小脑袋瓜里除了水以外还有其他物质,现在则是灌满了一个太平洋的水。

因为他不是体育专业出身,不懂体育,所以理想化地设置了这个标准。之前没有这个标准才是正常的。

然后剩下的可能就是一些政治因素,或者被谁谁谁给忽悠了吧(。)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反正有这个测试就离谱。

啊对了这个体能测试年初疫情前就有了,所以不存在什么检验运动员疫情期间偷没偷懒、为了躲避疫情所以总局高瞻远瞩设置了这个标准这些可能性。

也没有什么阴谋论,比如说为了查出什么“不知名兴奋剂”而特意设立的。

比赛吃兴奋剂是西方的特权,咱们国家比较守规矩,运动员是不敢吃兴奋剂的,不然被西方查出来就是禁赛,没人会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

(题外话,孙杨那事其实估计他也没吃兴奋剂,只是故意耍大牌然后没想到事情闹这么大。某些人喊他“药杨”喊得太过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反正就是业内人士讲的,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那些玩笑话当梗看看就好了,千万别当真哈。

——————————————

至于为什么奥运冠军不合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字字珠玑(呸),看了觉得赞同麻烦点个赞,祝好心人天天好心情!!!

第一个是人种问题

黄种人天生在基因上体能就比不过白人和黑人,所以有些人说“为什么国外可以而我们不行”,因为人家先天基础就比你强一截。

老话说努力绝定了你的下限,天赋决定了你的上限。这个体能测试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加大体能训练抹平三个人种在生物上的差距,听上去励志极了。




第二个是擅长项目的问题

因为上条所说的基因方面存在差距,所以我们国家有优势的项目大都是一些技巧类的,而非田径。

比如射击、体操、乒乓球这些,在这些项目上先天的基因并没有多少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对体能要求不高。

这次爆出来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16进8被筛下去的两个击剑世界冠军。

因为练体能没必要,我专业水平过硬,所以我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练体能。

另外注意一下,没人说体能测试的理论依据是错的,体能确实是每个项目的基础。

但也只是基础而已,体能是为了我们的专业项目服务的,满足本项目需要即可。太强调体能就是本末倒置。

每个项目对体能的要求都不一样,有的高有的低。而体能测试的标准都高到离谱。

所以世界冠军不是体能不行,而是体能满足了技巧性项目的体能需求,但是体能并不拔尖而已。

体能测试应该按照每个项目的实际体能需求来制定标准,而不是所有练耐力都是跑3000,练柔韧度都是坐位体前屈,练手臂力量都是引体向上。

这如高中政治书所说,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一刀切。




第三个是年龄问题

第二条说了我们国家擅长的是一些技巧性项目,而技巧性项目决定了除非某些天才型选手出现,否则一般都是年纪较长的更占优势。

因为他们对技巧长时间的练习使得他们的技巧比年轻人更强。

比如射击四十多岁的老将一样可以拿世界冠军。王义夫和许海峰两人统治了射击几十年。

而这些老将在体能方面自然是比不过年轻人的,这也是生物问题。

三千米11分半,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我知道看本站的人没几个四十岁的,更没几个是运动员,不知道这对那些老将意味着什么。

这么说吧,对于这些老将你让他们去跑3000米11分半,跑完后当场可能就直接退役了,还是被担架抬走的。

它可以有体能测试,但在划分不同项目不同标准的前提下,还应当做到不同年龄不同标准。




第四个是这个体能测试的标准问题

逛了一圈下来发现大家对3000米11分半没什么概念,甚至有些人觉得职业运动员努努力就能达到了。

不要太妖魔化运动员了,大家都是人,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我把我的专业项目练得特别突出就意味着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训练别的。

职业运动员在非专业项目上确实比一般人要普遍强一些——因为他们身体素质好,但是强得实在有限。

游泳奥运冠军,是游泳的奥运冠军,而不是田径的奥运冠军。

就像有些人数学竞赛拿金牌而语文刚过及格线。难道会有人上去质疑“你这个数学冠军怎么回事啊,数学语文同为三大主科你怎么数学这么好语文这么差啊,是不是你学习能力不行啊。”吗?

对于这种人我真的只想给个核善的微笑了。

要想样样好,就只能样样都不好。任何人才都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注定只能造就平庸。

3000米11分半合格,划算下来就是1分半一圈。

可能有些人比较天才,不用练800米也能跑进3分钟。

但你想想,运动员是本项目的天才,又不是田径的天才,再结合我之前说的几个理由和时间分配的问题。

非田径项目运动员维持1分半一圈跑7.5圈,难度不亚于把上面那个数学竞赛冠军培养成语文竞赛冠军。

运动员不是神仙啊,球球大家不要对运动员的体能有太大误解,不是我不想努力而是这个标准委实有点高啊,练完后我的专业项目就完蛋了。

他们有部分人不是跑不到,而是跑下来之后就没时间练专业项目了啊。

你想想这时候别的国家都在抓紧时间练自己的专业项目,就我们在这里跑步。

到时候奥运会比的是专业项目又不是跑步。




第五个是伤病问题和肌肉类型不同的问题

苏炳添3000米拿了1分大家都知道了吧。

有一个原因我感觉已经传得很开了,就是说短跑和长跑运动员的肌肉类型不同,一个偏爆发力一个偏耐力。

这个可以类比回答为什么其他奥运会冠军也拿不了满分的问题——因为各个项目练的肌肉群不一样。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运动员身上的伤。

每个项目或多或少都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损害,短跑这种尤其。

而长跑很容易牵动某些旧伤。

另外希望大家有一个概念,3000米跑11分半不代表我每天天天跑三千米就能达到。

练过专业体育的人都知道,你要想3000米跑到11分半这个标准,你得要有跑5000米、6000米甚至1w米的体能。

耐力要突破极限后才会往上提升,得要过了极限那个点。竞技体育就是一个不断突破极限的过程,你常年跑3000米,你只能做到800米跑个两分钟。

所以苏炳添有这个成绩,估计3000米测试是他这半年来最短的一次长跑。

至于5000米以上的长跑对于他的跟腱有多大损伤,大家可以猜一猜,或者颅内想一想刘翔,反正换我我也不练。

——————

最后针对某些人反对唯金牌论

我想说,不要金牌的体育不叫竞技体育,竞技就是要赢。

不要金牌的体育,那叫健身

人人都可以健身,但不是人人都是运动员。

竞技体育要想赢就得苦,就得累,就得受伤。

就像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常年受辐射影响导致早早去世一样。这是她的职业。

而体育也是运动员的职业。

怕累怕苦怕受伤,不想拿金牌,就别来练竞技体育。拿金牌就是竞技体育的游戏规则。

而拿金牌,只能证明我是这个项目的赢家,而不是体能测试的赢家。




所以综上所述,

体能测试是个出发点很好,理论基础正确,但是在施行过程中一刀切、标准脱离实际、违背专业基础常识的一个评价标准。

至于具体什么体能标准,每个项目不一样,但不妨碍它们设置地都很离谱。

奥运会冠军过不了体能的关,是因为他们练的项目不对口这个测试,他们的年龄偏大,他们身上有伤。

他们是剑走偏锋的极端天才,而体能测试,要的是一个中庸的普通人。

最后真的希望某些人,不懂别瞎说话。

相关资讯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