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2 00:30:01   新闻资讯

她是中国体操皇后,9夺世界冠军:英雄退隐,东京赛场却仍留传奇

Date-2023-09-22 00:30:01
新闻资讯
她是中国体操皇后,9夺世界冠军:英雄退隐,东京赛场却仍留传奇:
作者 | 陈六月

东京奥运会进入第15个比赛日。

在体操竞技的赛场,

人均年龄不到20岁的小花们都展现出了特别好的精气神。
在赛场上,21岁的芦玉菲凭借着可爱的比心和WINK俘获观众的心。
16岁的管晨辰、18岁的唐茜靖包揽了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冠、亚军。

值得一说的,

在每届奥运会的体操女子跳马决赛中,

都有数位选手都选择了“程菲跳”这一高难度的动作。

本次东京奥运会上也不例外!
担任解说的奥运冠军何可欣,

看到昔日队友的招牌动作出现在赛场上,

忍不住激动地直呼:

程菲, 永远的神!

程菲是谁?

熟悉竞技体操的人,对她一定不会陌生。

2005年墨尔本世锦赛,是她的成名之战。
在这场比赛中,

17岁的她凭借“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转体540度”这一超高难动作,

拿到中国体操历史上首枚女子跳马金牌。
在自由体操特别是跳马项目上,

中国队一直难觅人才。

而程菲的出现,不仅让中国女队整体实力更强大,

也彻底改变了中国女子体操的历史。

从此之后,“程菲跳”成为第一个以中国女运动员命名的跳马动作,

填补了中国女子体操多年的空白。
因为这个动作的超高难度,

如果有一个选手能在赛场上完美呈现出“程菲跳”,那她则拥有了绝对的竞争力。

那些年的“体操吧”里,

时常能看到网友们对别国运动员选择“程菲跳”动作完成度的讨论。
总之,提到中国女子体操的发展,

程菲绝对个绕不开的人物。

“程菲跳”一战成名,将中国带上荣耀殿堂

即便已经退隐江湖多年,

但她又似乎从来没有消失过。

因为,赛场上都是程菲的传说。

她有多传奇呢?

在2001年到2005年,

她是世界上唯一在跳马上两个动作都是10分起评的女运动员。
在2005年12月26日这天,

她作为第43人登上了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训练馆里的冠军榜。
微笑的照片和李宁、刘璇等名将的照片一起,

高挂在正对训练场的墙上。

而这个时候,她才17岁。

在跳马和自由操并无争金实力的情况下,

她创造了中国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伟大纪录。

2006年的丹麦阿胡斯世锦赛,

程菲以15.712分获得了夺得女子跳马冠军。
2007年4月,

在体操世界杯卢布尔雅那站比赛中,

程菲在跳马、女子自由操、平衡木项目上摘得三枚金牌。

我们还能凭借一些影像资料,

一睹她当年的风采。
2007年11月,程菲成为国家女子体操队队长。
2008年5月,在体操世界杯中国天津站中,

程菲分别以15.925分、15.550分、14.975分的成绩,

获得平衡木、女子自由操、跳马的金牌。

同年8月,程菲与邓琳琳等人代表中国队以188.900分击败美国队,

获得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个女团奥运金牌,创造历史 。
九枚世界大赛金牌,

世锦赛跳马三连冠,

单届世锦赛夺取三金。

为什么说她是女子体操领军的人物?

要知道,

中国体操女队的强项一直都是高低杠,

腿部项目的跳马和自由体操都比较弱。

而程菲的出现,弥补了中国体操女队在这个项目上的缺口。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天赋,

将中国女队从雅典奥运会的低潮中拉出,

一步步率领队友走上中国女子体操的巅峰。

荣耀的背后,是日如一日的“枯燥”

女子竞技体操因为对身体柔韧性有极高要求,

所以,这也决定了体操运动员的黄金期极短。

这个退役近10年的前辈,

其实也不过是1988年出生的85后。

我们但凡能看到的实力背后,

必定离不开一日又一日的锤炼。

出生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工薪家庭的小程菲,

在3岁多时,就被父亲程立高决定送女儿去学乒乓球。
在黄石业余体校里,

柯进教练看到她身体条件不错,

就推荐她到姚菊英教练学体操。

于是,她和体操结下不解之缘。

7岁时,她进入武汉体院,

成了武汉体院年龄最小的“中专生”。
训练有多辛苦呢?

在武汉体育学院体操队时,

每天早上都有有两个小时的早操时间。

蛙跳—单腿跳—双腿跳—前、后、 侧跳;

深蹲跳—高半蹲跳—蛇形跳。

这组下肢综合跳训练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

双脚向上纵跳,踝、膝、髋关节需要充分蹬直。

跳起时,两腿需要夹紧,

空中顶头,紧腰收腹。

空中停留时间长,并要超过一定高度。

从5点30分到7点40分,重复整套动作。

只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早操训练项目。

她很刻苦。

训练时,一边哭,一边把动作完成。

如果被批评动作做得得不好,

她就拼命做,多做几次。
练得脚跟疼,脚跟根本落不了地,

也不说。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

成长为中国女子体操队的“一姐”。

离不开本人的努力,

当然也离不开父母和教练的托举。
7岁的孩子,也有想家的时候。

教练赵汉华看着不忍心,想了一个办法:

“把父母的照片带到体操馆来,就像是他们永远陪着一样。”
也因为年纪太小,没有季节概念,

拿出衣服就往身上套,无法照顾自己。

总是找不到袜子,她爸爸就想了个办法,

给她的袜子上全部绣上“菲”字。
1997年8月,

程菲父母的工资加在一起只有800多元,

而程菲每月的费用需要近1000元。

为了看孩子,没钱坐汽车,

爸爸就搭船来武汉。

晚上12点开船,早上6点到汉口,

看女儿训练一天。

到了晚上6点之前,又再赶到汉口搭船返回黄石。

到家已经是半夜。

程菲练体操,他也在家跟着练。

年纪大了,力不从心,

他就学理论。

程菲父亲有一个观点,那便是:

父母跟着子女一起成长,

是对子女最大的推动。

荣誉的顶峰,是由伤病和汗水累积而成

2012年6月,‍背负旧伤的她,

在进行一个自由操动作训练时,跟腱断裂。
她形容:

把腿抬到高处,

能感觉到积液像水龙头放水一样,

哗哗地往下流。

跟腱断裂的一瞬间,

她是知道的,脚下一热。

她想熬到这一年的里约奥运会,

可伤病太严重,

在恩师陆善真的提议下,

她退役了。
这一年,她25岁。

程菲说: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竞技都和枯燥、伤病、残酷联系在一起。”

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

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受伤。

趴在垫子上都没事,自己能走下场就行。

不止是体操运动员,

伤病是所有运动员挥之不去的阴影。

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就因伤病而退赛,

含泪亲吻栏杆后黯然离开赛场。

跳水运动员都是睁着眼睛入水,

中国跳水皇后郭晶晶20年苦练换取四金两银佳绩,

却有着视网膜脱落的职业病。
乒乓球运动员刘诗雯手肘伤害非常严重,

在参加这届奥运会之前,刚动了一个大手术。

女排朱婷的手腕伤病很严重,

已经持续几年。
为了参加奥运会,一直保守治疗没做手术……
而程菲,

也因为在养伤时服用了大量含有激素的药物,

增重近80斤,

身体发福走形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程菲退役前后对比图

当我们看到一个运动员为国出征,

并拿到奖牌时,

不要小看这背后巨大的付出。

在竞技体育中,

能站在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很少,

拿到奖牌的更少之又少了。

还有更多的运动员,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在逐梦路上早早因伤病无奈退出。

能看到的辉煌,都背负着数不清苦痛;

站在高处的骄傲,都离不开前辈的坚持。

离开赛场,为更多体操健儿谋出路

直到现在,程菲的左小腿往下,

还有一条如蜈蚣般的伤口。

那是在2012年跟腱修复手术留下的痕迹。

程立高告诉女儿:

“你不上赛场,一样可以为国家做贡献。

你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队员,为参赛的选手加油助威。”

如今33岁的程菲已经是武汉学院的体操教练,

拿到了硕士学位,是体育学院里的副教授和院长。
她创办了"程菲快乐体操俱乐部",提倡快乐体操的理念。

她决定跳出框来,重新审视体育的意义。

从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体操进入一个比较低谷的时期。

大多数体操运动员,

几乎是4、5岁练体操,10多岁进入体操队,

17、8岁参加比赛,

20岁出头左右准备退役。

一出场就必须是巅峰,

这条路上的试错率太低。
武汉体院体操队的孩子,最小的五岁。图片来源:Vista看天下

再次投身体育,是她的梦想。

她想为更多的孩子启蒙,

不仅能理解体育精神,体会运动的乐趣,

还能有自主选择的机会。
正在指导孩子训练的程菲。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她愿意为这项运动的未来,

为运动员的未来谋求一条更好的出路。

有这样的奥运冠军,是多么幸运的事

东京奥运会上,有这样一幕:

00后奥运冠军施廷懋、王涵在颁奖台上时,

奖台下有两个人在为她们拍照。

一个是2000年、2004年、2008年的奥运冠军郭晶晶

一个是和2012年、2016年的奥运冠军陈若琳。
这是多么有爱的一幕啊!

前辈们为新生代运动员打call,

关注着更年轻一代运动员们的发展。

有这样的奥运冠军,是多么幸运的事。

真正的体育,

不是一个目标,

而是一种精神。

它是一种传承,

是一种自强不息,

也是一种生命力。

我们都应该带着孩子该去看看这些冠军的故事,

看看她们的努力,

看看她们的坚持,

看看她们的赤诚和勇敢。

这是一场战斗,也是一堂人生课。

愿我们,都能找到更饱满更舒展的自己。

也正是这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

中国才能在国际体坛上,

到达每一个荣耀顶峰。

——End——
作者:陈六月,自由撰稿者,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变成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资讯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