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4-05-02 00:30:01
新闻资讯
夺冠是女排的胜利,不再需要夺冠是中国的胜利——《夺冠:中国女排》观后感:我没打过排球,由于我妈学生时代是学校排球队的,在她的影响下也看了不少排球比赛。虽然我看不懂排球比赛的门道,还是能结合自己的运动经验感受到她们的拼搏精神。这个电影以郎平的视角回顾了中国女排近几十年的发展,同时也侧面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电影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代人对待胜负的心态变化,有的人或许会认为90后失去了拼搏精神,但我认为这恰恰是这个国家进步的缩影。
电影中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决赛对阵日本时,教练袁伟民把运动场上的胜利等价于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输给日本就对不起国家和民族,赢球则说明中国人“站起来”了,过度拔高体育比赛的意义和将其政治化的背后恰恰是整个国家的不自信。每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优越感,但优越感可以来自不同的方面,选择如何定义自己的优越感可以是基于文化特征的主动选择,也可能是无奈的自我救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积贫积弱百余年,面对发达国家既自卑又无奈,女排的胜利为民族优越感提供了难得的宣泄口。
郎平2013重新执掌中国女排以后开始和队员们探讨对排球的热爱和人生的选择,开始质疑冠军至上的价值观,让队员们享受排球和比赛。这种观念变革的根源是整个国家的进步。随着国力增强,90后和00后的成长的时代里中国已经能举办奥运会、能送人上太空、获得过诺贝尔奖,很多领域不止是世界一流,甚至是领先世界。当得到大量的成就与肯定以后,我们更加自信和豁达,不再需要把体育赛场上的胜败过度放大,而是以更平和的心态享受体育。
这个国家不再那么需要女排,也不再那么需要冠军,不是一种堕落,而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