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0 18:30:02   新闻资讯

15岁跳水冠军火了,“一跳成名”的成功背后,是父母做对了3件事

Date-2023-12-10 18:30:02
新闻资讯
15岁跳水冠军火了,“一跳成名”的成功背后,是父母做对了3件事:文/忒咪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分享转发)

最近,东京奥运会如火如荼地上演,我国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抛洒汗水,收获一枚又一枚的金牌。

不得不说,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响彻赛场的时候,都给人一种直击灵魂、鼓舞震撼的感受。

前两天,我和儿子咪宝一起观看女子双人10米台跳水决赛,当看到两个还没有成年的小姑娘,拿到冠军的那一刻,我和儿子都兴奋的起立鼓掌,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

当时咪宝问我说:“妈妈,她们为什么能战胜其他人,拿到冠军呢?”

我看见儿子眼里迸发出一种光芒和希冀,就像是一颗种子,在心底慢慢发芽,或许有一天也会长成参天大树……

于是乎,我端坐身体,特别认真地告诉咪宝:“因为她们日复一日的努力和训练”!!!
以前总听人说,天才是天生的,成功也是有基因因素的。

但事实上,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和勤奋,就算再怎么具备天赋,也不过是《伤仲永》的昙花一现,终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而两位年轻的跳水运动员张家齐和陈芋汐,之所以能从竞争激烈的国际比赛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其背后不过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和努力。

而这份努力,不单单是一个人的,更是一群人的。

尤其是仅仅15岁的陈芋汐,她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一跳成名”,这成功的背后,同样是一群人的努力,同样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国家的托举、以及周围朋友、同学的支持。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都渴望能从奥运冠军的成长当中,去了解成功的秘密,想要知道这个,就必须了解她们的家庭教育环境。

而当我们揭开这些神秘面纱的时候,才明白,15岁陈芋汐奥运夺冠的成功,早在父母做对3件事情的时候,埋下了伏笔。

01.优质的成长环境

什么是优质的成长环境?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竭尽全力给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事实上,在我看来,所谓优质的成长环境,是一种正向【家风文化】的传袭。

在过去,家风、门风是非常注重的一件事儿,因为这里面藏着底蕴和文化,是一个人成长立足的根本。

但现在,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这种好的风俗,基本上消失不见,只有一些大家族依然具有这种文化属性。

而陈芋汐,就是在这种家风文化之中长大的。

她的爸爸是体操教练,而妈妈也是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

所以在陈芋汐小时候,就受到了来自于体育方面的各种各样的熏陶,奥运梦的种子,也就那时候留下。

2008年,陈芋汐三岁,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那时候正在播北京奥运会,只要看到冠军登上领奖台,年幼的陈芋汐,也会跟着一起起立鼓掌,唱国歌。

而正是这种具备家风文化的优质成长环境,让稚嫩的陈芋汐,年纪小小,就埋下了巨大的能量。

02.父母的贴心守候

什么是父母的贴心守候?

不是单纯地跟孩子在一起,低着头自顾自的玩手机,而是警惕的发现孩子的不同之处,并且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

所谓守候,一定是高质量的、走心的、善于时刻观察孩子动向和心思的。

而从事体操教练工作的爸爸,在陈芋汐三岁那年,敏感的发现了女儿的不同之处。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陈芋汐开始跟着爸爸练起了体操。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忽视掉孩子的需求,比如说孩子爱画画,我们总是打击孩子,三言两语之后,把这个事情忘得干干净净,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未曾给过孩子,却仍然要求孩子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我想,从未走心的守候,所有的对孩子的要求,都是纸上谈兵。

03.尊重孩子的意愿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很难去全心全意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的。

基本上,孩子的很多事情,都是由父母插手并且安排,孩子但凡有点小情绪,我们也会直接回击回去。

但作为家长,有没有想过,我们越是这样强制性要求孩子,可能越是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而陈芋汐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医院,并且不遗余力的支持她。

练体操没多久,陈芋汐不干了。

因为她喜欢上了跳水。
按照很多父母的常规操作,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这种习性,肯定啥也干不成,还不如好好读书。

但是,陈芋汐的父母在思虑之后,还是尊重了女儿的意愿。

不但尊重,而且从来没有强求过女儿走职业运动员的路。

日常经常给女儿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如果你觉得不行,咱们就回来读书”。

一旦女儿遭遇挫败,父母也会及时送上鼓励:“你和你自己比就好”。

就是因为这样的支持、尊重、鼓励,最终让年仅15岁的陈芋汐,站上了国际赛场的舞台,并且拿到了金光闪闪的金牌。

忒咪妈妈有话说:

作为家长,你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孩子就会收获什么。

所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便给孩子的内心深处,多喷洒正向的营养,那么孩子,也会朝着太阳的方向,努力生长。

而大多数孩子,没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那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根”,可能错了方向……

相关资讯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