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上映口碑炸裂:看懂中国女排,你才能真正看懂中国:
环球旅行旅行/摄影/人物/故事关注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你还记得这个场景吗?
四年前,有多少坐在电视机前的中国人曾因为这个画面而激动落泪。
这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的决赛现场,随着惠若琪最后一记拦网扣杀得分,中国女排击败强敌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问鼎奥运会,勇夺金牌,举国沸腾。
场上的女排姑娘,跳起来欢呼,再相拥着痛哭,一个个都哭成了泪人。
整整12年,中国女排走过了低谷,熬过了伤病,挺过了质疑,如今再次回到世界之巅,没人知道这背后是什么样的艰辛,这群姑娘扛过了什么样的困境。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说女排精神,可是什么是女排精神,我想电影《夺冠》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最好的答案。
让我们跟随电影先把时间拨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
那个时候,中国男排在一次比赛中意外获得了世界第9的名次,让我们觉得中国女排,也应该可以。
中国女排可以吗?很多人心中都画了一个疑问号,因为在很多次重大赛事中,中国都排不上名次。
不仅排不上名次,当时的中国还很落后,吴刚饰演的袁指导是主教练,他在电影里和姑娘们说:他们第一次出去比赛,看着外面的高楼大厦,都哭了。因为他们发现,别的国家已经有冰箱、彩电,很先进,而我们什么都没有。
当时他心里就憋了一口气,觉得我们国家落后人家太多,一定要迎头赶上来。
对于女排也是,我们的科技和设备都远远落后于人家,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拼了命地去练习。
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李现饰演的科技人员告诉他们:现在美国都用上了计算机,他们说用科技可以分析每个运动员的打法,研究最好的战略,以后的女排比赛,靠的不是人,是科技。
那个年代我们有计算机吗?没有。那个年代我们有先进的科技吗?也没有。
听完科技人员的陈述后,袁指导沉默了,他把女排排球的拦网,抬高了整整15厘米。
当时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女排不行,我们落后人家太多,科技、战术、整体实力,都差得很远,陪练教练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男排和女排比赛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都不用全力以赴......
中国女排行吗?
谁也不知道。
那些姑娘只知道一次一次发狠地练。
为了提高技术,别人扣一万个球,我们就扣五万个;
为了增强力量,别人负重蹲起50次,我们却能蹲200次;
别人都是找女陪练,我们偏偏和身体素质更有优势的男运动员打。
一千次,一万次,十万次。
披星戴月,浑身伤痛,战痕累累。
日本女排一直是统治这个项目的王者,他们都说,日本队是打不死的。
但他们没想到,中国女排,是不要命的。
那个年代我们什么都没有,但我们就是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下,打赢了日本队,拿了世界杯冠军。
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们这么需要一个世界冠军?
因为当时的中国太落后了,经济、科技发展都相当缓慢,正准备打开国门探索世界,却遭遇了四面八方的质疑,而中国女排拿下了世界冠军打消了所有人的质疑。
当时万人空巷,大家都搬着凳子坐在街上看女排的比赛,直到看到我们夺冠之后,大家都忍不住鼓掌,和亲朋好友奔走相告。
甚至有很多青年都打着火把跑上街,燃起烟花庆祝这场胜利。
现在的我们,国富民强,高楼大厦耸立,体会不了这种愉悦,但是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国力衰弱,落后太多,你根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在那个年代,只要是中国女排比赛就一定是万人空巷地观看比赛,因为女排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块敲门砖,女排精神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血性。
自从那次之后,中国女排获得了“五连冠”,但“五连冠”之后,因为各种历史原因,陷入了低谷。
这一次的低谷,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国女排的未来,如同陷入到一片漆黑之中,大家都看不到未来和方向。
我们跟随电影镜头来到本世纪初,当时的中国,因为改革开放,经济迅速腾飞,已经开始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但女排并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
各个国家对排球队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但中国还是沿用之前的老办法,在一场场的赛事中,频频失利。
他们嘲讽说:中国女排走到头了,属于中国女排的辉煌时代结束了。
他们打击道:这种水平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中国三大球?中国女排,完了。
不仅仅是别人嘲讽,连我们国人都说:体育赛事就是一场游戏,大家那么较真干嘛?
还有很多年轻人质疑:中国女排不就是一个球队吗?那么在乎输赢干嘛?
“中国姑娘,高不过俄罗斯,跳不过巴西,也没有塞尔维亚和意大利的力量,拿什么和人家拼?”
我们把女排精神遗忘了。
当时体育总局很难改变现状,危急时刻,大家想到了郎平。
郎平在上个世纪就陪伴中国女排拿下五连冠,在欧美国家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她身体很不好,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脖子以下,没有一块好的骨头”。
“全身的关节没有一处是好的,晚上睡觉时,身体和床之间所有缝隙都要塞紧,否则会疼得难以入睡。”
“医生说我的心脏就像老人一样无力。”
她也犹豫了很久,身体这么不好,安享晚年不是最好的选择吗,为什么还要这么折腾?
但她放不下女排,她觉得自己一生,就应该在球场上灿烂的绽放。
郎平到来之后,开始慢慢改革,她的精神,也影响了很多人,这群姑娘们开始认真思索,为什么要来这里打排球。
有一幕让我内心很震撼,郎平带着这群姑娘,回来了当年老女排练习的地方,那一面墙壁,上面坑坑洼洼,都是老女排用排球砸出来的印。
黄渤饰演的陈指导指着其中一个最大的坑,说了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那个年代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心里边有这个。”那个东西是什么?
那个东西就是女排精神。
当晚她们就睡在那个场馆里面,每个人都在用力思索,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来这里打球?
虽然她们依然在输球,但好像在一点点接近心中想要的东西。
后来,他们在巴西奥运会上,遇上了史上最强的巴西队,中国队之前和她们有过较量,18比1,几乎是全输的战绩。
这一次,巴西队也不把中国队放在眼里,她们想用3:0早早结束比赛。
就在所有人觉得中国女排铁定会输的情况下,这群姑娘却生生把比赛拖进了第五局,完美实现逆袭。
这群姑娘,她们身上闪闪发光,她们在赢得比赛之后,痛哭地抱在一起。
后来,她们淘汰了荷兰,击溃了塞尔维亚,再次夺得了世界冠军,让人刮目相看!
站在领奖台上,她们除了是她们自己,背后还有四个字:梦想、荣耀。
那次比赛后,有人问郎平:“女排精神是什么?”
郎平回答了这样一句话: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郎平到来之后,她们多次获得了冠军。
20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得冠军;
2016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冠军。
2019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得冠军。
纵观女排的历史,其实它串联起了一整个时代,无论你是什么年代的中国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女排精神。
80年代,他们说我们不行,我们行了;20世纪,他们说你们太弱,我们也变强了。
在被人瞧不起的时候,用努力夺取尊严;在被人质疑的时候,用实力向世界证明。
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意志,它在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传承。女排精神,其实就是我们国家的精神。我们的国家就是由这一个个闪闪发光的人组成的,他们代表的,就是我们国家。
《夺冠》这部电影曾经因为疫情的原因,档期进行了推迟。有人问我,这部电影什么时候上映最合适?
我说:就现在。
因为我们刚刚从疫情中挺过来。
当时整个世界,都不看好中国,外国媒体说:中国正面临着比非典时期更严峻的挑战,但这次他们或许并没有那么幸运。
随着感染人数越来越多,死亡人数倍增,在病毒面前,他们觉得中国这次一定撑不过去,都在等着看中国笑话。
就在所有人觉得我们坚持不住、不被看好的时候,我们用不屈的意志和坚强的韧劲,让他们被啪啪打脸。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能够可控,我们用了3个月。
我们可以十天建起一座医院;
我们可以在几天之间收到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请愿支援一线;
我们可以因为国家的一句号召,就全部呆在家里;
我们的老人,在古稀之年也能第一时间赶到武汉,不惧生死;
我们的年轻人,用尽各种办法,从国外、从其他省份运回口罩和物资.....
这种精神,就像是女排精神。
散是漫天星,聚是一团火,不知道会不会赢,不知道前方是怎么样,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和这个世界宣战。其实不仅仅是疫情,在每个时代,在各行各业,你都能看到女排精神的影子。
他们曾说中国不行,中国人永远不会有自己的火箭卫星,但是我们已经发射到了神舟十一号,证明了给所有人看:中国人,行!
他们曾说中国不行,不可能办得了奥运会,但19年前,中国申奥成功的那个夜晚再次打脸所有人:中国人,行!
他们曾说中国不行,中国人的科技永远赶不上美国这样的科技大国,但我们的华为已经走出国门,可以和众多品牌抗衡,中国人,是行的!
中国女排不是一支球队,而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向全世界展示:
中国人的字典里,没有不行二字。《夺冠》这部电影放完之后,我所在影厅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场,许多观众在座位上,爆发出来雷鸣般的掌声,我摸了摸自己的脸,发现竟然满脸泪水。
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和自豪。
如果你看懂了这一刻,你就看懂了中国女排,如果你看懂了中国女排,你就能看懂整个中国。
文章作者简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块腹肌的兼职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职员。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观 ,个人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End-如果觉得好看,欢迎点一个‘在看’哦